豫菜套四宝的由来以及传说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演变,河南的传统美食中诞生了一道令人拍案叫绝的名菜“套四宝”。这道菜不仅是开封名厨陈氏家族的百年传承,更是豫菜中的一绝。
“套四宝”的名字源于其独特的食材组合:鸭、鸡、鸽子、鹌鹑四味于一体,四禽层层相套,形态完整,堪称烹饪艺术的杰作。这道菜由清末开封衙厨陈永祥在传统名菜“套三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经过陈氏家族后代的不懈努力,使这道菜的色香味形更为完美。
每当酒席宴会上过几道菜之后,“套四宝”便会以青花细瓷的汤盆盛装登场。展现在食客面前的,是一道道体形完整、浮于汤中的全禽。色泽光亮,醇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增。
这道菜的绝妙之处在于,它融合了鸡、鸭、鸽、鹌鹑的浓、香、鲜、野四味于一体。每一层都是不同的口感和味道,从鸭子的鲜美到鸡肉的清香,再到鸽子的滋味鲜美,最后露出的是一只体态完整的鹌鹑,肚中装有海参丁、香菇丝和玉兰片。不肥不腻,清爽可口,回味绵长,令人不禁拍手叫绝。
“套四宝”的制作精细,属于衙门派菜肴,非常讲究色香味形。制作过程中需要费工费时,技术不过关或火候掌握不好都不行。其中最复杂的环节是剔骨,需要全神贯注,犹如艺术雕刻。制作时,要从颈部开口,将骨头一一剔出,保持原形不变。皮薄如纸的地方仍需达到充水不漏的境界。
完成剔骨后,四禽的身、套、腿、套腿成为一体。关键的“套”需要鸭、鸡、鸽子、鹌鹑首尾相照,身套身,腿套腿。整个过程需要精心细致,更主要的是需要掌握一些诀窍。例如,在鹌鹑肚里填充海参等配料后,需要用竹针插合破口,并在开水锅中焯一下,这样不仅可以清除血沫,还能使皮肉紧缩,便于后续的插套。
最终,这道经过精心制作的“套四宝”成为了一道体态浑圆、内容丰富的佳肴。再配以佐料,装盆加汤,上笼蒸熟后,从里到外通体酥烂,醇香扑鼻。端上桌子后,人们会觉得这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件烹饪艺术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