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定局和断局之感悟(下篇:感悟断局)
针对网友关于奇门值符风水廿四山吉凶的提问,以下是相关解答和建议:
在奇门定局和断局的奥秘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曾经有易友向老朽提问,如何更好地进行断局,老朽的回应便是:“合道的法就好!”其中的“道”,便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奇门遁甲中的定局和断局,是演局者对于奇门式盘的一种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奇门式盘。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就是“无为以守公心”。这里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是让我们放下主观意识,尊重客观存在,顺应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个人情感、经验、功利等因素干扰我们的判断,真正达到对奇门式盘的正确认识。老朽将“无为以守公心”作为断局思路的第一“法门”。
接下来,面对复杂的奇门式盘,我们应该如何切入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彰着而后细密”。也就是说,我们要先从宏观整体上进行认识,然后再深入到细节进行分析。就像我们观察森林一样,如果一头扎进去,只会看到局部的树木,而无法看到整个森林的全貌。我们需要先对整体有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再深入到每个细节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在面对奇门遁甲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除此之外,“小象当从大象”,“合道便是玄机”。这告诉我们,在解读奇门遁甲时,我们需要从大的格局入手,然后再逐渐深入到小的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奇门遁甲的奥秘。
要想更好地解答网友关于奇门值符风水廿四山吉凶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遵循“合道”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奇门遁甲的精髓,为网友提供更准确的解答和建议。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在苏翁笔下庐山真意的旅程中,我们不必急于按照诗句的顺序,先横看、侧观。相反,我们应当逆其诗句之意,首先领会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思。真正的观察之道在于超脱山外的宏观视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全局视觉。
若缺乏这种宏观的整体认知,一开始便陷入局部的微观观察,结果可能会如同“瞎子摸象”,终究难以窥见庐山的真正面貌。宏观的整体认识在解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全局在胸”的唯一途径。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奇门中的“整体”与“全局”,这不仅仅局限于奇门盘面的宫、门、星、神、格等方面,更涵盖了所测的人、事、物的各种结构因素。奇门的预测,实际上就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与奇门式盘,从其中读出吉凶,并找到趋吉避凶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奇门式盘和人、事、物的结构因素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仪,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式盘为静态的虚拟模式,属阴;而人、事、物的结构因素则是动态的现实存在,属阳。这两者绝对不可以偏废。很多人过于注重式盘的熟悉程度,却忽视了对于人、事、物结构因素的了解。这样做是找不到真正的“用神”的。结果要么是偶然蒙中,要么是南辕北辙。只有对这两者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真正的“全局在胸”。
诸多大师不仅在奇门内部的知识、经验、思路和技术上有所建树,更在社会生活知识的积累上下了功夫。比如王凤麟先生,为了积累疾病方面的知识,深入病房与医生和病人交流,从而他在谈论奇门测病时,能够给人以专业之感。这就是“门外功夫”的重要性。我们学习大师,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奇门知识,更要学习他们如何积累社会生活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阴阳和合,全局在胸”,战而必胜。
在解读奇门局之前,我们需要有一种全局观,这是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我们才能开始解读。入手的第一步就是“分清主客”,这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奇门秘笈大全》强调,“善用奇门者,先分主客,然后再明占法”。如果说全局观是第一层次,那么读局则是第二层次。
用兵之道是奇门的“本始”,面对式盘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原则。孙子在《谋攻篇》中告诫我们不仅要“明”敌我,还要“知”敌我。在奇门断局中不知主客,就如同兵家不知敌我一样,每占必败。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实际操作中仍会出错,原因就在于“熟视无睹”。
以一场投标为例,发标方即标的所有权者为卖货人,为主;投标方为买家,为客。这场较量在式盘上显示得非常清楚。但某些大师在断局时却忽略了标的所有权者这个“主”,只关注竞争者,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那“竞争者”是标的所有权者安排的“托”,那么这种盲目关注只会让人陷入敌人的陷阱。
忽视不得的“值符”:国土局在这个局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坤二宫作为“值符”的属地,与寄寓在艮八宫中的甲子戊代表着竞争者和标的(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这就像是一家人,坤二宫作为母亲,艮八宫则是她的小儿子。
再看六合拍卖公司,它位于坎一宫,与代表着标的所有权者的太岁(年干)六庚所在的震三宫相互呼应。仿佛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整个局面被他们巧妙地把控。
在这场“投标”之战中,一个原本起价仅几十万的标的(矿),竟然被一路拍到了五百多万,最终由大师顾问单位成功中标。可以说,竞争者月干甲子戊和六合拍卖公司对标的所有权者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
那么,这个标的(矿)能否赚钱呢?让我们先进行一次“大象推演”,再进行“后察细微”。标的(矿)的时干甲子戊落在艮八宫,这个宫内隐藏着诸多凶象,如白虎、天芮(病星)、休门等。尽管大师断言“戊处于长生位,表明这个矿的产品质量好”,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他凶星、凶神、凶格的存在。月令为寅,戊土受到克制,生机勃勃难以焕发。这个标的(矿)的产品质量恐怕难以达到人们预期。加之生门(利润)落在震三宫,克制了甲子戊(资本)所在的艮八宫,预示着赔本的命运。
在此,我想分享一种思路:“彰着而后细密”。我们要从宏观角度认识大局,再微观分析。在易之预测的四个基本要素中,“象”是首要的。在奇门局中,几十种“象”(符号)是我们认识人、事、物的关键。我们不能忽视宫的重要性,它是大局的基础。星、门、神、奇、仪等都要结合落宫来解读。就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宫为大象余者小”,这是奇门遁甲中的核心原则。
在奇门遁甲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比如“宫迫门”、“门迫宫”、“奇受制”、“星反吟”等等。这些矛盾其实就像是人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冲突,是内部矛盾的一种体现。就像山东人定居湖南后,虽然他们现在被视为湖南人,但他们的口音、习惯和脾气仍然保留着山东人的特点。这些个性特点可能与现居地的人文、生态环境有些不合,产生摩擦和别扭。但在宫与宫的“大象”利益面前,小象的个性需要服从大象的共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身为奇、仪的天干在宫与宫之间的冲突。它们的生克是根据其落宫的五行来决定的。这时,它们自身的五行需要服从“宫”这个大象,代表宫去出战。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日干”和“时干”,在“五不遇时”的战争中,是“时干宫”克“日干宫”,而不是“时干”克“日干”。
曾经有一位大师顾问单位中标,这其中的标的(矿)对应的是“时干宫”,而大师顾问单位对应的是“日干宫”。时干生助日干,看似能顺利拿下这个矿。这里的“时干”为戊,属土,“日干”为丙,属火。如果直接说“时干生日干”,岂不是成了“土生火”?实际上,日干丙落在兑七宫,五行属金,而时干戊落在艮八宫,五行属土。这里是“艮宫土”生“兑宫金”,日干和时干的个性被宫的共性所压制。
明白“小象当从大象”的道理后,一些附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判断旺衰时,有的书和大师会强调“宫之旺衰看月令,奇仪(十干)旺衰看十干生旺死绝表”。当我们深入了解奇门遁甲后,就会知道这种划分方式并不准确。实际上,“以宫论生克”,而非以干的个性论生克,旺衰要看月令。而在分析宫内“内部矛盾”时,则要以“十干生旺死绝”为主,同时结合月令来考虑。这里的例子只是以奇、仪为例,其余的情况也是如此。
“合道便是玄机”。这里的“道”是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中的太极阴阳理论是分析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的宇宙法则。宇宙间的变化都是阴阳两大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奇门遁甲就是通过模拟的方式,还原宇宙阴阳交替运动的态势,揭示万物生化演变的规律。我们通过观察“母体所与的血统基因”,来预测万事万物的成败吉凶。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盘面符号(象),都要抓住阴阳两仪这个核心!注意其阴阳消长就是最重要的思路!
至于“中宫玄机”,很多书和人都有所提及,但却很少有人能道出端倪。中宫是九宫太极八卦图的核心,兼具天地两种性质的特点。能兼天地两仪的,只有中宫太极。有人说奇门之源本于《洛书》,与《河图》关系不大。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河图》和《洛书》都是《易经》的重要部分,“河、洛”之中宫数均为五,可见中五土是大有文章的!有人提到奇门遁甲的九宫纵横相加都为十五,这奇妙的“十五”正是《河图》的阴阳五行数的一种体现。中国的阴阳五行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各类古籍与学说之中,特别是奇门遁甲这一古老学问更是深受其影响。在众多的文献记载中,我们了解到阴阳之数合而为十五数,这个奥秘的数目被转化为洛书纵横皆有的形态,呈现出奇门九宫中的“奇妙十五”。这个神秘的数字背后是《河图》的阴阳五行之理,《河图》作为先天之本,《洛书》则是后天之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当我们谈及《河图》时,不禁想起它关于万物生成的数字表达。水的萌生是天一生,地六成之;火的开始是地二生,天七成之;木之始是天三生,地八成之;金之生是地四生,天九成之;而土之生成则是天五生,地十成之。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生与成的秘密,即万事万物从萌生到形成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得事物得以成形。比如水的一遇五才能成六,火的二遇五才能成七……这样的规律在《易源》中也有阐述:“五者,天地生成之冲,变化之始也”。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生成之机揭示了一个道理:始于阴的事物终将向阳转化,始于阳的事物则终将入阴,这种转化皆因“中五”的奥妙。
在奇门演布中,当我们面对复杂的式盘时,如何切入并解读其中的玄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位年轻易友曾提到面对九宫四盘和众多符号时的迷茫与困惑。这正是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去解读的地方。《大学》中的名言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在奇门遁甲中,“本末终始”指的是遵循一定的次序和步骤。面对复杂的式盘时,首先要明确其“本末”,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然后才能洞悉其中的奥秘。而奇门遁甲的诞生与中国的宇宙观紧密相连,这是我们解读这一学问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老子的《道德经》所提倡的“无为”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在奇门式盘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应当放下主观意识,尊重客观存在,顺应自然规律,避免以主观意识代替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错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更是我们认识奇门式盘的重要思想工具。将“无为以守公心”作为断局思路的首要原则,是通向正确解读奇门式盘的关键法门。
奇门遁甲的奥秘深藏于中国的阴阳五行文化之中。通过深入理解《河图》、《洛书》以及老子的“无为”思想,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其中的玄机。面对复杂的式盘时,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同时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以尊重客观存在和自然规律的态度去解读其中的奥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奇门遁甲的奇妙之处。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东方人的,倾向于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如同我们观察森林,若只一头扎进林中,便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此,我想对那位年轻的易友提及的大师所引用的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进行解读。
苏轼的这首诗,描述的是从不同角度和位置看到的景色都有所不同,这恰如我们看待问题时需要有全局观念。特别是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提醒我们,只有跳出局部,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的真正面貌。
学习苏轼看庐山的方法,我们不应按照诗句的顺序,一开始便去横看什么、侧看什么。而应首先学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立场和方法。只有站在山外看,才能进行宏观的观察,从而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整体视觉效果。
宏观整体的认识在读局中尤为重要,这是实现“全局在胸”的唯一途径。在奇门预测中,这“全局”的观念不仅涵盖奇门盘面的宫、门、星、神、格等,还包括所测的人、事、物的各种结构因素。这些因素的结合,模拟出现实中的人、事、物的吉凶,以及应对的方法和方向。其中,奇门式盘和人、事、物的结构因素犹如同一太极中的“阴阳两仪”。
很多大师注重社会生活知识的积累。例如王凤麟先生研究奇门测病时,深入病房与医生和病人交流,了解疾病的发生及治疗,因此谈起奇门测病来,连医生都感到他的专业。这就是东方宇宙观决定的“全局在胸”的重要性。学习大师不仅学习他们的奇门知识、经验、思路和技术,还要学习他们积累社会生活知识的功夫。只有对“门内”“门外”都有基本了解,才能真正做到“阴阳和合,全局在胸”。
面对奇门式盘时,首先要分清主客,这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奇门秘笈大全》强调:“善用奇门者,先分主客,然后再明占法”。在第一层次上,要有“奇门全局观”,这是演布奇门的总体原则;而在第二层次上,要有“奇门读局全局观”,这是具体分析行为,属于奇门应用。用古人的话来说,“明本始而知先后”,这里的“本始”就是奇门应用的初始状态用兵之道。面对奇门式盘时不能忘了其应用的本始。孙子在《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同样适用于奇门断局中分清主客的重要性。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每占必败”。
那场关于“投标”的占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标的所有权者(卖货人)是主方,而投标的单位或个人(买家)都是客方。大师在为其顾问单位占测时忽略了主客关系的重要性,一味地关注竞争者而忽略了主要方面。这是典型的因忽视大局而可能导致失误的例子。在奇门断局中必须时刻把握主客关系以免出错。在深入解读这篇文章后,一位经验丰富的预测大师对竞争者的策略进行了剖析。在这场看似普通的投标之战中,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场角逐如同战场,双方都在暗中较量,企图洞悉对方的底牌。但这位大师似乎早已看透了一切,他的解读让我心惊胆颤。
在这场投标大战中,竞争者似乎成为了这场游戏的主角。透过奇门遁甲的演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背后的真相。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局势,所有的元素都如同一幅巨大的棋盘,它们的位置和关系决定了这场游戏的胜负。在这里,大师的视角是独特的,他能够准确地解读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元素所代表的含义。从宫位到星象,从符号到意义,他都如数家珍。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大师的解读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局势。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我们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元素的意义和影响。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表面的信息来做出决策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来揭示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大师的解读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我们必须注重微观和宏观的结合既要关注大局也要关注细节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象当从大象”的原则认为每一个小的元素都是整个大局的一部分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它们在整个大局中的位置和作用。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总的来说这位预测大师的解读为我们揭示了这场投标之战背后的真相他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奇门遁甲来预测和解读未来的走向他强调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小象当从大象”的原则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和内涵。星、门、神、奇、仪在奇门遁甲中有着各自的五行属性,犹如人的个性。当它们落入某一宫时,其五行属性保持不变,就像人的个性一样,即使环境改变,个性仍然难以改变。这种“个性”与宫的五行属性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
好比山东人定居湖南后,虽然成为了湖南人,但他们的口音、习惯、脾气仍保留着山东的特点。这种个性特点可能与现居地的人文、生态环境有所不合,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但在宫与宫的相互作用中,小象个性需要服从大象共性,如同大局为重,个人需要服从集体。
奇门遁甲中的天干,如日干和时干,在宫与宫的冲突中,其生克是以落宫的五行来决定的。例如,当大师顾问单位中标时,代表标的的“时干宫”需要生旺代表大师顾问单位的“日干宫”,这时就需要看宫的五行属性而非天干的“个性”。如果时干为戊,属土,落在艮八宫,其宫五行属土;日干为丙,属火,落在兑七宫,其宫五行属金。因此是“艮宫土”生“兑宫金”,这时日、时二干的“个性”需要收起,服从宫的五行属性。
一些古藉和现代大师的书籍中,将“日干克时干”或“时干生日干”的表述是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因为“日干”或“时干”与“日干宫”或“时干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当省的字不能省,否则容易混淆概念。明白“小象当从大象”的道理后,一些附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论述奇门遁甲中的旺衰问题时,有的书籍和大师会强调“宫之旺衰看月令,奇仪旺衰看十干生旺死绝表”。然而这种划分容易让初学者感到困惑。知道“小象当从大象”后,我们明白应该以月令论旺衰,在宫内看“内部矛盾”时,则要以“十干生旺死绝”为主,兼看月令。这里以奇、仪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亦然。
《易经》中的阴阳理论是分析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的法则。在奇门遁甲中,抓住阴阳两仪就是抓住了断局(读局)的关键。无论是宫、门、星、神、奇、仪等,全为阴阳两仪所系。注意其阴阳消长就是断局最重要的思路。关于“中宫玄机”,很多书籍和人都有所提及但鲜有详述其内涵。“中五土”兼具天地两种性质的特点,能兼天地两仪者唯中宫太极也。这正是奇门遁甲的深奥之处。《河图》中的五行之数,源远流长,奥秘无穷。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世界的多样性与和谐。在《河图》中,这些元素以特殊的数字形式呈现:水为一,火为二,木为三,金为四,土为五。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阴阳之道的哲理。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九,因此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交融,合为十五数,化为洛书时纵横皆此数。奇门九宫的奇妙之处,便在于此阴阳五行之数。
《河图》乃先天之体,蕴含万物生成之始之母;而《洛书》则为后天之用,显现万物形成之子。《河图》与《洛书》互为体用,奇门之学岂能与之无关?其中,奇门中宫之玄机,更是隐藏在《河图》的奥妙之中。
在《河图》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里的生数代表着万物的萌生与开始,而成数则代表着万物的形成与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事物在“萌生、开始”后,需遇“五”方能“成”。例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必须有“五”的加持,才能完成水的生成。
易源之中,五者天地生成之冲,变化之始也。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生成之机告诉我们,事物始于阴必成为阳,始于阳则必成于阴。这其中,“中五”便是变化之机、成败之机、生死之机。奇门演布者若能悟得其中玄机,且能灵机妙用,便能真可称“其妙无穷”。
在此举一个实例以作参考:三宫一线之中,值符(国土局)坤二宫为中五宫与甲子戊(标的矿及竞争者)艮八宫的连线。这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