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过冬至的讲究
悠悠苏州史,冬至文化
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想当年,这里是吴国的国都,泰伯开创吴国后,将冬至定为重要的节日,这也使得苏州的冬至成为历史悠久的年节之一。随着岁月的流转,苏州人过冬至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讲究。
说到冬至,苏州人的祭祀活动是一大特色。冬至前夜或正日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喜神像,祭拜天地、先祖。小辈们还会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为“贺节”、“贺冬”、“拜冬”。这一切礼仪的庄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节。
在苏州人的冬至习俗中,祭拜祖先是最为隆重的。祭祀时间长达二三个小时,所有家人都会回家,用丰盛菜肴祭祀祖宗。这些菜肴重新热过后,再摆上桌子,供全家享用,称为“吃团圆宴”。已婚妇女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留在娘家则会对亲人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冬至祭祀仪式和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说到吃,苏州人对冬至夜有着特别的讲究。有一说法是“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寓意有钱人家吃一夜,穷人家就只能挨冻。苏州人在这一天都会大吃一顿。冬至节前,人们还会以食物相赠,提筐檐盒,充斥道路,称作“冬至盘”。
苏州人冬至的团圆饭尤为丰盛。富裕人家的菜肴起码有八盆一暖锅,外加全鸡、整鸭、大青鱼等。各种菜都有吉祥名称,寓意着吉祥如意、团圆美满。除此之外,苏州人还将冬至节作为滋补的最佳时机,有句俗语说“冬至进补,春天打虎”。苏州人喜欢借助药膳滋补菜来滋补身体,其中羊肉是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羊肉并非人人适宜。有发热、牙痛、肺热等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羊肉。对于适合的人来说,羊肉是大温大热之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苏州的冬至文化丰富多彩,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习俗,还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对健康的追求。无论是祭祀、团圆饭还是滋补,都体现了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