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全国都有名的周村烧饼的来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内涵,正如一块烧饼,在不同的地方也能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美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村烧饼的世界,它的起源与魅力。
周村烧饼,是山东淄博地区的传统美食,因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而得名。这种烧饼有着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使它成为了山东省的著名汉族美食之一。据传,周村烧饼是由一位名叫郭云龙的先生在马蹄形厚烧饼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
周村烧饼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如杨叶,酥脆异常。它入口即化,香气四溢,如果失手落地,则会碎成碎片,俗称“瓜拉叶子烧饼”。它的制作工艺精湛,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为纯手工制品,具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周村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胡饼”。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对胡饼有所解释。而周村烧饼的源头,与古代的胡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朝中叶,周村作为商贾云集的重镇,商人们为便于保存和携带食品,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们受到启发,采用西域人制作胡饼的工艺,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周村大酥烧饼”,这就是周村烧饼的雏形。
大约在明朝中叶,周村的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运而生。一种上贴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入周村。饮食店的师傅们吸取焦饼的优点,采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制出有名的大酥烧饼。这种烧饼形圆而薄,正面贴满麻仁,背面部布满酥孔,如同白杨树干叶。它分为咸甜两种口味,久藏不变质。
自1880年以来,“聚合斋”烧饼老店一直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纸包装,使得周村烧饼得以沿袭至今。
烧饼作为古代大街小巷的常见食品,历史悠久。曾经的胡饼就是烧饼的一种。周村烧饼作为传统小吃的代表,其美味与独特的来历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呢?希望这次对周村烧饼的,能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美食的来龙去脉,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