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放映室停播曾经的快乐回不去了 有哪些
曾经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综艺节目,如今已成为回忆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回首,会发现有些遗憾停播的综艺节目成为了心中的痛。金星秀、恶毒梁欢秀等节目,曾经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它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播,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却是永恒的。
《金星秀》以其独特的脱口秀形式,结合娱乐八卦,为我们带来了一期期的欢乐。而《恶毒梁欢秀》则以音乐为底,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脱口秀表演。这些节目都曾在某个时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命运的转折让它们不得不告别荧屏。
《百变大咖秀》也是一档备受喜爱的节目。它集结了众多明星,通过模仿其他明星为观众带来欢乐。这档节目的停播也让人感到意外。
央视的《第十放映室》也是许多观众心中的经典。它以其独特的吐槽方式,对电影进行犀利的评价。尽管该节目曾一度停播,但现在仍有年度特别节目让观众回味。
这个时代,综艺节目似乎越来越多,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却越来越少。那些消失了的综艺,反而被衬托成经典。就像电影一样,过去的经典无法被替代。
以《极限挑战》为例,虽然节目仍在播出,但已失去原来的味道。过去的嘉宾们在节目中的表现,成为了经典的名场面。如薛之谦的悲剧嘉宾、王大陆的傻黑甜表现、岳云鹏的无助、宋小宝的悲壮以及沙溢的被虐经历等等。
我们也要怀念那些停播的综艺节目,如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等。它们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和回忆,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经典。现在,我们只能通过这些回忆来缅怀那些曾经的快乐时光。百变五侠的大张伟(捣蛋侠)、沈凌(美美侠)、瞿颖(帅帅侠)、贾玲(闪电侠)、白凯南(倒模侠)总能令人捧腹大笑。他们的表演才华使得观众每每提及,都会心生欢喜。
尽管新一季的《百变大咖秀》已在2021年宣布回归,但参演人员大多以流量明星为主,不禁让人忧虑曾经的《百变大咖秀》是否已一去不复返。曾经的节目,充满了创意与惊喜,令人回味无穷。
回顾《我是歌手》的历史,第一季让我们认识了黄绮珊,她的《等待》传遍大街小巷;第二季邓紫棋的《泡沫》使其跻身90后女歌手的顶尖行列。尽管第三季有些逊色,但仍不乏孙楠退赛这一热门话题。自从更名为《歌手》,并让华晨宇夺冠后,这档节目的原汁原味似乎已不复存在,甚至不如重启曾经的《超级歌会》。
那些我们可能已不太熟悉的节目,如明星户外探险真人秀《勇往直前》、音乐类节目《音乐不断歌友会》与《一呼百应》,也曾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前者由汪涵主持,汇聚了刘德华、林俊杰、罗志祥、陈冠希等歌手,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后者则用以检测明星的人气,明星在没有任何提前宣传的情况下,空降到城市举办个人演唱会,充满刺激与挑战。
同样令人感慨的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些经典节目。如《综艺大观》,为央视培养了一大批综艺、晚会人才,如倪萍、周涛、曹颖等。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等,堪称一出小型春晚。但在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的时代,它终究未能逃脱老气横秋的困境。
与《综艺大观》不同,《同一首歌》的停播并非因缺乏创新,而是因为其豪华铺张。许多人正是通过《同一首歌》听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歌。当年最火的港台内娱日韩明星几乎都曾登上过这个舞台。
在电影和传统曲艺方面,央视的《第十放映室》和《曲苑杂坛》也令人怅然。尤其是《曲苑杂坛》,始终秉持着弘扬民族艺术的风格,如为相声做TV、普及魔术杂技等知识。可惜,这档展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节目在新世纪还是消失在了大众视线中。
除了央视的这些“王牌”节目,地方卫视也曾有一些备受喜爱的综艺,如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和《超级大赢家》、陕西卫视的《周六乐翻天》、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等,都曾因种种原因停播。
台湾的一些综艺节目也令人怀念,如台湾三立电视台的旅行类节目《冒险王》以及台湾中大的《康熙来了》。这些节目都曾在某个时期创造过收视奇迹,带给观众无数的欢笑和回忆。如今虽然有些已停播或改变,但曾经的精彩仍令人难以忘怀。看过康熙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显得非常有趣,因为他们跟随小s学会了轻松愉快的相处方式,同时也从蔡康永那里学会了如何拿捏分寸。
这档节目的话题总是非常新颖,这也是它受到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明星们的私生活在康熙的巧妙编排下,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新颖的展现方式,使得《康熙来了》陪伴观众度过了十多年的时光,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甚至构成了一代人的话语体系。
提及香港的综艺节目,不得不提亚视的《今夜不设防》。从现在的角度看,该节目的主持阵容堪称逆天,聚集了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黄沾、倪匡和蔡澜。节目氛围轻松幽默,犹如老友聚会,言论开放自由,无所不谈。特别的是,节目经常邀请当红明星和名人来剖析内心世界,这也创下了高收视记录。像成龙、张国荣、周润发、关之琳、林青霞、王祖贤等那个年代的巨星,几乎都曾在这档节目上留下足迹。
现在的综艺节目似乎都在走下坡路。这个时代,明星如同流水线产品,节目内容缺乏多元化,那些消失的老牌综艺节目反而被衬托成经典。曾经那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终究渐行渐远。
说到小时候看过的综艺节目,《开心100》、《超级大赢家》、《同一首歌》等,每个都承载着满满的青春回忆。遗憾的是,这些节目如今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下这8个消失的综艺节目。
首先是《超级大赢家》,这无疑是80后的快乐源泉。每周五晚上七点半,无数观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那句熟悉的口号“超级大赢家 WINNER”。这档节目的游戏创新多样,风格十分符合观众口味。例如嘉宾出场时的千手门穿越环节,以及整蛊明星的各种手段,都让人看得激动不已。节目的真实性也是其他节目难以企及的效果。这也使得《超级大赢家》在短短半年内便与《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并称为“内地娱乐三驾马车”。如今,明星的知名度高低已经与是否上过《快乐大本营》挂钩,而在过去则是看其是否参加过《超级大赢家》。然而自从主持人相继退出后,节目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收视率远不如前,最终这档带给我们八年欢笑的综艺节目在2007年宣布停播。
另一档值得一提的节目是《城市之间》,这是一档从法国引进的体育综艺节目。观众们对参赛运动员的喜爱如同奥运冠军一般。节目中有趣的游戏设计和紧张激烈的比赛节奏都深深吸引着观众。主持人和嘉宾的出色表现也为节目增色不少。然而可惜的是这档综艺也已经在2015年停播了。
当时,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四十多个城市,纷纷参与《城市之间》的竞技台。尽管曾停播三年,但在2005年它重返央视,成功升级为国际版。每到夏季周五,这场节目都会准时上演。它以趣味横生的挑战类项目为主,吸引了许多国家的队伍参与,其中包括俄罗斯、美国、中国、法国和乌克兰等。特别是在法国的尼斯,中国联队的表现令人振奋,他们先后反超哈萨克斯坦和美国队,最终在国际版第三届总决赛中荣获亚军。这一成就至今仍然让人热血沸腾。许多观众表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体育综艺节目,没有之一。随着内地综艺的崛起,这档综艺逐渐在荧幕上消失。
《同一首歌》无疑是央视歌唱类节目中的佼佼者,它的存在让人们回忆起那个美好的时代。从1999年到2010年,这个节目陪伴了大家多年。当时的主持人梁永斌和管彤也因此节目而广受欢迎。大家熟悉的歌曲《同一首歌》,其实是在1990年正式创作出的,经过毛阿敏、蔡国庆等多位知名歌手的翻唱后,成为80后和90后两代人的经典记忆。每周五晚的《同一首歌》,成为了许多人的习惯。自从中国迎来选秀时代后,这种传统类歌唱节目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央视的另一款节目《综艺大观》堪称内地综艺的先驱,自1990年播出以来,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它将歌舞、相声和魔术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了无数精彩的表演。郭达、赵本山、潘长江等著名笑星都曾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过自己的才华。从20世纪末期开始,小品逐渐取代了相声的地位。赵本山、陈佩斯和赵丽蓉等小品演员的表演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随着赵丽蓉的去世和陈佩斯的退出央视,小品时代逐渐衰落,《综艺大观》也于2014年停播。
《开心100》以其温馨、欢快的氛围成为全家观赏的优质节目之一。节目的精髓在于“新瓶装旧酒”,它结合了以往的小品相声,再通过动漫的手法赋予经典“第二次艺术生命”。观众在欢笑中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也是该节目独特的魅力所在。《开心100》在20世纪末期至中期备受欢迎,但也在2011年停播。这些经典节目的消失,让许多观众感叹时光流转,但也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对于80、90后的观众来说,《开心100》是从小陪伴的综艺节目。它在最辉煌的时期,曾创下了高达40%的收视率,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毕竟,超过50%的收视率就已经被视为极限。
许多我们现在熟知的明星大腕都曾参与过这档节目,如张靓颖、管虎等,甚至曾经代班主持。超女出道的叶一茜也是在《开心100》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的。
这档节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知识性。它充满趣味,同时又不失竞争力和紧张感。与那些仅仅依靠打闹来吸引观众的综艺节目相比,《开心100》明显高出几个档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各大卫视纷纷投入综艺节目的制作,导致《开心100》的收视率逐渐下滑。在两大王牌主持小庄和巴晓光相继隐退后,收视率更是惨淡,最终在2011年告别了舞台。
紧接着的是《开心辞典》,这档节目无疑开创了我国答题类节目的先河。从2000年开始,它就一直存在,是一档新型益智类节目。观众每答对一道题,就能领取更丰富的奖品,全部答对就能实现家庭梦想。但答错一道题,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这个节目紧张刺激,选手们的答题过程就像一场悬疑电影,让观众在传递情绪的同时增加代入感。遗憾的是,随着李佳明的留学退出和王小丫的隐退,尽管有高博和尼格买提的加入,但节目始终缺少了一种味道。随着各类答题节目的涌现,《开心辞典》在13年后也开始走向衰落。
再来说说《快乐驿站》,作为主打中国特色的动漫栏目,它也是当时最火爆的搞笑综艺之一。这档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时尚、先锋的动漫手法,使相声、小品更加与众不同。虽然每期时间只有十分钟,但表现形式十分前卫,给无数80后观众带来了欢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档节目因各种原因在2014年停播。
最后要说的是《第10放映室》,对于特定人群而言,这档节目有着特别的回忆。自2004年在央视首播以来,它以毒辣的旁白而著称。每一期的年度历史盘点都让人大快朵颐,独特的毒舌点评至今印象深刻。当谈及畸形票房时,它的直言不讳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节目各有特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综艺节目的不断更新,这些经典节目也逐渐淡出舞台,成为了观众心中的回忆。当谈及敢死队这部电影时,《第十放映室》曾评价道:“像这种只需看预告片就能预知全片的电影,我们实在无话可说。”虽然其点评一针见血,极其精辟,然而因其过于直白的批评,惹怒了不少烂片的制作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解说形式略显单一,最终在2013年,这档节目遗憾被淘汰。
尽管这些综艺节目已经“过时”,但它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仍然重要。它们让人感慨良多,因为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即使在如今荧幕上新的综艺层出不穷,但那些美好回忆却永远不会褪色。
不得不提的是,央视曾经推出的一档电影解说类节目《第十放映室》,连播九年,口碑和收视稳居第一。在当时的电影圈中,《第十放映室》凭借专业的观点、犀利的语言和毫不嘴软的点评,杀出一条血路。豆瓣9.6的高分,足以证明其在影评类节目中的卓越地位。
《第十放映室》对电影一视同仁,无论是大导演的作品还是名演员的表演,都会毫不留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让人尴尬到笑不出来的《大话西游3》,还是追求老少皆宜却显得无趣的《圆梦巨人》,都会受到他们的独特评价。即使是当年的票房黑马,如果质量不佳,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其缺点。这种对电影质量的严格要求和真实评价,让《第十放映室》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信任。即使在流量明星盛行的时代,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为观众带来真实的电影评价。好莱坞电影《伦敦陷落》: 为了塑造主角的英雄形象,电影无视逻辑瑕疵与剧情漏洞,简单粗暴地刻画角色光辉。 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国家的反恐动作片中并不被看好,被看作是过于草率地“弃疗”。 相比之下,《第十放映室》则堪称烂片的“照妖镜”,尤其是对那些毫无亮点的作品更是毫不留情。 “十放”的吐槽并非单纯为了迎合观众,其独特的毒舌风格背后隐藏着对电影的热爱与对质量的坚持。 对于虽不够优秀但用心良苦的电影,“十放”也会以专业客观的态度指出缺点,以促进进步。 “十放”也是好片的知己,在其中,优秀电影如金子般珍贵稀有。 只要是被“十放”推荐的电影,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当年备受瞩目的黑马电影《驴得水》,任素汐的出色表现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 谈及实力派演员,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荒野猎人》。 还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引发广泛关注的爱国题材电影《湄公河行动》。 “十放”盛赞吴天明的《百鸟朝凤》为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佳作。 面对烂片,“十放”毫不留情;对于好片,它则毫不吝啬赞美。 其立场坚定,即便面对高票房的烂片,顶着粉丝的批评,它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即便好片鲜为人知,面临广告压力,它仍会大力赞扬。 “十放”作为电视节目需要迎合观众口味,但它也有坚守的原则。 正因为其对电影的爱憎分明,才使得观众对它更加喜爱。 “十放”为了电影,做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 其不怕得罪人的毒舌风格让它四面树敌。 例如2010年发生的“毙稿风波”,原本计划的“2009年电影盘点”解说稿件未能通过。 “十放”的年终盛典是每年春节的必看节目,汇集了上一年的精华。 因毙稿导致那年节目无法播出,令粉丝失望叹息。 到了2013年7月,张小北发博宣布年底没有“第十放映室”,节目停播。 到了2014年12月,“第十放映室”改名为“新10放”,并于2015年元旦在甘肃卫视播出。 然而调整后的“新10放”失去了原有的劲头,旁白变为女声,让许多观众失望。 但值得欣慰的是,“第10放映室”的年终盘点节目《影话》由张小北负责文案,于2016年回归。 “十放”的语言依旧犀利如刀。比如形容电影《冰河追凶》和《蝙蝠侠大战超人》时,“哈哈哈,形容真贴切。” “十放”就像勇士在黑暗中挥舞火把,守护着最后一丝光亮。 “十放”只认片不认人。
自从改版后人们的态度喜忧参半。毒辣的旁白、完整的编排以及大量来自电影的镜头剪辑是人们对“十放”的最初印象。从2004年开始介绍电影,“十放”成为了无数人的启蒙老师。改版后虽然较为保守但在大环境中仍显得尖锐刺耳。“十放”就像一个警钟可以不响但一定要会响给中国影视圈一个提醒:要有点自知之明。九年来它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带影迷评判电影优劣尤其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烂片。九年来,它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带领我们识别电影的优劣之分。那些制作粗糙、剧情混乱的烂片在它的剖析下无处遁形。有人说三板斧是不是太简单了?但我们必须明白,分辨电影的优劣从来都不是一件难事,特别是对于那些明显缺乏诚意和艺术性的作品。《第十放映室》改版后继续战斗在影视评论的最前线。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第十放映室》里推荐的好电影越来越多了。从《百鸟朝凤》到《驴得水》,再到《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地久天长》,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力量正在逐渐壮大。其犀利的言辞、精准的吐槽、独到的眼光让流量明星们为之颤抖,让烂片闻风丧胆。《第十放映室》这样一个宝藏节目必须推荐给你!标题建议修改为:《第十放映室》:曾经的影视点评先锋,如今是否仍被需要?
央视的《第十放映室》已经沉寂多年。回想起当年的《恭贺》系列,那段时期成为许多观众春节期间翘首期盼的节目。虽然节目几经复播,但始终难以找回最初的激情和锋芒。只有通过重温旧节目,我们方能感受到主创团队内心那份执着、正直与敏锐。面对荧幕上的滥竽充数之作,《第十放映室》的批评与讽刺,犹如一把利剑,直指烂片之弊。那字正腔圆的女声从电视中传出时,其尖锐的点评和毒蛇般的讽刺,仿佛能从节目中拎出批判的武器。《第十放映室》不仅仅是对烂片的痛斥,对于优秀影片,同样给予赞誉和支持。无疑,该节目为中国电影提供的犀利点评和前瞻性判断,对于刚刚踏入电影圈的影迷们,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广大观众对于烂片深恶痛绝,选择观看《第十放映室》,正是寻求主流声音的共鸣和自身品味的肯定。
再看如今电影市场,高票房不再是小鲜肉电影的专属。《流浪地球》和《我和我的祖国》等高质量影片的崛起,正是观众审美水平提高的体现。回想曾经某流量明星的科幻片遭遇的口碑、票房双扑街,不难看出,《第十放映室》所传递的清醒意识,是每个电影观众都应该拥有的。如今虽然暂时远离我们,但其所留下的清醒之声,依然值得我们回味。那么,我们还需要这样的《第十放映室》吗?
至于“暑期电影总动员”停播的原因,尽管网上有诸多猜测和通知,但真正的原因仍然未知。节目曾经的固定播出时间,如今被其他节目所替代。“暑期电影总动员”的特别节目虽暂时告一段落,CCTV-10的每周日正规节目仍在继续播出。
曾经中央10台那个调侃电影的栏目《第十放映室》,如今已经停播,未来是否会复播仍是未知数。2013年,该节目的编导张小北在网上透露了节目停播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前主播龙斌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确切的复播时间,只知道节目正在改版中。当我们再次期待那个熟悉的节目回归时,仍需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