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躲春”、“躲太岁”习俗
民间传统习俗中的“躲春”与“躲太岁”
躲春,亦称躲太岁,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习俗。太岁,又被尊称为太岁星君或岁君,其在六十甲子中每年由不同的岁神轮值,当值的岁神即为值年太岁。
想要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是何方神圣,只需依据六十甲子的循环,找出自己所属生肖的年份,便可得知对应的值年太岁。在民间信仰中,如果生肖与流年太岁存在相冲、相刑、相克害的关系,或者与当年生肖相同,那么这一生肖便被视为犯太岁。其中,冲者称之为冲太岁。
古语有言:“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无论是犯太岁还是冲太岁,都可能在当年引来一些不利的事情。以2010年为例,那一年是虎年,所以生肖虎即为犯太岁,生肖猴则是冲太岁,而生肖蛇则是害太岁。
对于这些犯太岁的生肖而言,除了需要敬奉太岁星君以祈求平安外,还需要在特定的时刻进行躲春(躲太岁)的仪式。这个仪式主要是在每年的立春之日和大年初一的新旧交替之时进行。以2010年的寅虎太岁为例,躲春的具体做法是在阳历的2月4号6时48分至7时48分这段时间里,生肖虎、蛇、猴以及羊的人需要独自躲在一个房间中,避免受到外界的打扰,静静地等待丑牛太岁和寅虎太岁的交接。
这一习俗中的“敬太岁”则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进行的。在这一时间点,人们点燃三炷香后向东方三鞠躬,以此方式敬奉流年太岁。由于虎居东方林木茂盛之地,因此敬奉寅虎太岁会为人们带来一年的好运,减少灾祸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敬太岁”不仅仅限于犯太岁的生肖,所有的生肖都可以进行这一仪式,以得到太岁的庇佑。
“躲春”和“敬太岁”都是民间为了祈求平安、躲避灾祸、缓解运势而进行的传统习俗。每年的立春时刻都是躲春的时机,即使当年的运势良好,也不妨在这一时辰躲避一下太岁的交接,以求得来年的好运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