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海明珠 浙江仙居花灯
浙江台州仙居县,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一项独特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仙居花灯。
每逢元宵佳节,仙居山乡便陷入一片灯海之中,五彩斑斓的花灯竞相展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浓厚的节日氛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的仙居皤滩的“针刺无骨花灯”。
据说这一神奇的花灯起源于唐朝,被称为“唐灯”或“神灯”。到了明清时期,其技艺愈发精湛,每一盏灯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灯之奇妙,在于其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尽显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之美。
有一传说,唐朝时,皤滩村的一位秀才在深山迷路,被一位仙女手持一盏“神灯”引导回家。这灯成为秀才家中的宝贝,人们纷纷前来观赏,赞不绝口。后来,这盏灯被称为“状元灯”,并流传至皇宫,成为皇宫中的“无骨小宫灯”。
明朝万历年间,仙居皤滩古镇已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家家户户挂上“状元灯”,表达了对书香门第的敬意和对状元及第的期盼。到了清朝,花灯的式样和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其中一种叫“珠兰灯”的花灯更是成为了进献皇帝的贡品。
解放后,仙居无骨花灯一度失传。在当地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一传统工艺得以重新发掘并得以传承。如今,“仙居花灯”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代表,既用于民间节庆活动,也用于民居装饰和馈赠礼物。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其灯面图案由光线透过刀凿针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通身不用一根骨架,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结构细腻生动。单灯风姿卓越,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这一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在仙居当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如今,仙居花灯的制作工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元宵佳节,仙居山乡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和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些美丽的花灯不仅展现了仙居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也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