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农事 霜降与霜冻的区别
随着霜降的到来,冬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在这个季节里,我国广大地区初霜显现,黄河流域也迎来了它的初霜季节。不仅是天气渐冷的标志,也是三秋农忙时节的尾声。对于农民来说,了解霜降与霜冻的区别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都与农事息息相关。
霜降,是一个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节气。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似乎霜是从天空降落。但实际上,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地面或地物上由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这一时节,草木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霜冻则是一个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概念。在生长季节里,当夜晚土壤表面温度或植物冠层附近的气温降至0°C以下时,植物表面温度迅速下降,植物体内的水分发生冻结,代谢过程受到破坏,对植物造成危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空气相对湿度低,无法形成“白霜”,霜冻同样会发生,人们称之为“黑霜”。
霜降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降只是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开始和天气的渐冷;而霜冻则与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息息相关,没有植物的地方就不会有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霜冻可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早霜冻发生在秋收作物尚未成熟时,随着季节的推移,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加大。而晚霜冻则发生在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以及越冬作物返青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弱。
霜冻的形成也有多种原因。平流霜冻是由于冷空气入侵而降温形成的,这种霜冻范围广、降温幅度大。辐射霜冻则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由于辐射冷却使地面或近地物体的温度降到0°C或以下而形成的。而平流辐射霜冻则是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霜冻的影响比较严重。还有一种局部地区产生的洼地霜,多在秋季出现,这与“霜打洼地”的农谚相吻合。
在这个季节里,无论是霜降还是霜冻,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农民来说,了解这些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霜冻灾害,是确保农作物安全度过冬天的关键。